一、刻刀

刻石用的刀是平口式刀。口是平的、两面开刃,开刃的斜度为二十至三十度角,如四十五度以上的角度,因为太钝,不易入石。刀刃薄的適宜刻爽利一類的印,刃身厚的適宜刻蒼渾一路的印,刻銅時用斜口刀,刻玉時用鑽式刀,刻木竹用薄刃刀,如刻草書邊款,除用平口刀外,也可以用吳讓之式四面有刃的尖刀。至於刀的長度,則以手持不重,且超過食指一倍為度,大約足十五公分左右,在刀桿上都需要纏棉繩或籐條,以便於把持。

 

二、砂纸

磨石章必須用水砂紙,不可用木工用的砂紙,磨時墊於小塊玻璃板下方再加水磨。準備三百二十號、八百號與一千五百號三種砂紙,粗磨用三百二十號紙,磨細則用八百號,如果印身磨光,則用一千五百號紙。

 

三、印床

篆刻家治石,以左手持石、右手持刀,石轉刀動、進退自如,多不用印床。若印面過大,或刻玉製銅,因為把恃不便與過於堅實,所以必須備有印床才適手。印床的材質有木製及金屬製兩種,木質較輕便;金屬較穩重;印床的形式有楔子式和螺絲口式兩種,用螺絲調整鬆緊較楔式牢固方便。

 

四、印刷

牙刷式的印刷,可以刷印面,以保恃印面明淨; 另有棕刷(俗稱棕老虎),乃以棕絲綑綁而成則可以用 來拓邊款。

 

五、印泥

印泥是印章的衣服。服裝不整則失之寒磣;印泥不佳,則印章不能生色。中國產的印泥,以前以漳州的麗華齋、北平的榮寶齋、杭州的西冷印社三處最有名。好的印泥,色澤鮮明,永不晦變,且沈厚不走油,拓用之後,印泥上結一層光澤,用手拂之亦不脫落"如自製印泥,則應備硃砂、印油、艾絨三種,油以菜油、茶油為最好,煉油可以用定溫箱烘烤,到用箸沾起油時可以成絲,即可使用。殊砂可以先用酒精去掉砂中的鐵質,然後用滾筒機加油磨細,只需半小時便完成,但製出的印泥,--定要經過--段時閒才可使用。 

 

六、印筋

 

印泥需要時常翻攪,翻攪時應順一定方向,使艾絨之絲不亂。就不會沾印文,翻攪印泥,需用印筋,牙質骨質均可,以前方較寬,後面呈柄形為宜,印筋大小視印泥多少而定。

 

七、砥石

 

刻印用刀,久則刃必不利,所以需妥時常磨利,準備粗細紙石各一,粗的用來初磨,細的用來精磨呎刃口。市面上有油石也非常合用,磨時先將石浸水中,使石含飽水分,然後磨之,先粗後細,至鋒口犀利為止,但鋒口一定要平,不可傾斜,否則刻精細的印章時,不易達到預期的效果。 

 

八、印規或印矩

 

印刻好後,必須有可以使印章鈐印方正的工具,這種工具,方的叫印矩、圓的叫印規,它們都有一個直角做為方正的準則。 

 

九、印墊、印箋 (印譜紙)

 

拓印上紙時,紙下必有墊物,一般是薄本子來墊紙,最好找鬆一點的紙質來鈐印,也可以用橡皮墊,效果都很好。如果在玻璃上成桌面上直接拓印,則顯得不平或過硬,印面效果不易表現。印箋或印譜紙以薄連史紙為宜。台灣地區可用細薄的雁皮紙,拓邊款或拓印都很適用。印箋或印譜上印的框格可以自行設計,或請書家書寫後製版印刷,但不可過於艷俗,須沈厚雅緻,才顯得人方。 

 

十、拓包或拓墨

 

拓包可以拓邊款,它的作法足將小團新棉花裹上,如一層細的絲綢或緞面,再用線紮緊即可。拓包可分大中小三種,視印石大小與邊款文宇之人小而採用之。用墨拓邊款是一種濕拓法,又稱墨拓法,與拓碑帖一樣。後來有人發明用蠟與碳粉混煮。製成蠟墨,可以不用水、直按將邊款用蠟墨拓出來,這幢拓法稱為乾拓。蠟墨足用硬質蠟與碳粉(碳精粉或乙炔黑皆可) 式製成,為了拓後黑色不脫落,則蠟中加一些松香,更為堅硬好用,將蠟墨作成圓形,則便於拓款時旋轉 壓拓,才可拓得清楚。

目前也有用滾筒來拓邊款,速度快,但之後需擦拭印時,較為麻煩。 

 

十一、青棒、白土、牛皮

 

皆為印石磨光之用,白土較適合銅印,金屬之磨光,青棒則適合一般刻石。 

 

十二、置石袋

 

防止印敲擊磨損,如需多量,可置專賣店買大包裝,較為便宜。 

 

刻印须知

 

執刀法

執刀如同執筆,一般是無定法的。各種執刀都有利弊。無非是適應刻者的習慣。看篆刻作品的好壞,並非觀摹操作表演。但採用適合自己習慣的執刀法可有助於刻好印。編者喜歡採用的執刀法,如同執鋼筆。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執定,無名指、小指輔於中指之後,角度約45 。靠上述三指的關節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運刀方向不變,像打拳一樣便於向外發動。熟練後還可變換刀刃角度、方向,隨意運刀加工細節之不足。

 

摑刀式:

 

用手緊握刀幹,五指外裹而向內用力, 刀鋒內斜,如握拳狀,刻時自前方向懷內刻,這叫做 「全摑式」。

另一種是「低摑式」,以食、中、無名、小指握住刀幹,大拇指與四指相對,抵住刀幹,如此,握刀的力量更實更大,刻起印來,當然就更方便。這種執刀的方式,適於刻大印和氣派磅礡的寫意印,但不適於刻小印或是精細的印,齊白石先生便是用此方式執刀刻印。

 

拽刀式:

 

與寫字執筆方式相同,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相對,撮住刀幹,以無名指抵著中指,小指抵著無名指,刻印時的方向與摑刀式相同,自前方向內刻。無名指在刻製時可以緊貼印石邊緣,使力量容易由大食中三指貫注於刀鋒。而小指則可於每一筆刻劃就後,將石粉掃於已刻的空隙間,這樣,可以使印面上的字跡黑白分明。

這種方式適用於刻製一寸左右大小的印章,因為指與腕的力量在這種執刀方式下,可以得到高度的發揮,所以,古人便把雙鉤是的執刀法列為刻印執刀的不二法門,歷代篆刻法採用這種執刀式的人最多,浙皖兩派多用此法,近代印壇巨擘吳昌碩先生也是用此執刀刻印。

 

推刀式:

 

和執硬筆(原子筆、鋼筆)的方式相同,用大、食、中三指自刀幹四周撮定刀幹,自懷內的方式向前推出,這叫做直推式;如果橫推,就叫做平推式。

 

這種執刀的方式,刻平直的筆畫容易得到很好的效果,刻精細的印也可以,所以採用的人很多,自硬筆流行以來,用這種方式刻印的人越來越多了。趙之謙刻印用直推法,黃牧甫刻印用平推法,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尤其是邊款,看出他用刀的方式。

 

運刀法

 

篆刻是書法與雕刻藝術的結合,故前人稱刻刀為鐵筆。前人談刀法,名目繁多,近乎玄虛,實際上運刀法不外沖刀和切刀兩種。

 

(沖刀)以刀角須要刻之線條推刀向前,並用無名指緊抵石章邊緣,以控制運速度,但這“沖”並非一沖了事,而要一節一節地沖,可免直沖不夠凝重之弊,沖角度較小,約30左右。

 

(切刀)執刀角度較沖刀直,至60左右,切刀所切線條較短,依靠角一起一伏,將長線條分段,以若干重復動作完成。因純用切刀缺乏氣勢,一般宜沖切兼用,依靠全身之虛勁,通過肘腕運到指間,而不是靠手臀大動作來完成。

 

選印石知識

 

一 青田石: 產浙江青田。最名貴的是“封門青”凍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二 壽山石: 產福建壽山。最名貴的是“田黃”,價同黃金,呈黃色半透明。

三 昌化石: 產浙江昌化。最名貴的是“雞血石”。因石質紅斑鮮艷如雞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鐵質的砂釘、易傷刀刃。

 

其它還有浙江寧波的大松石、山東掖縣一帶的菜石、磨刀石(又稱羊肝石)及目前開采的石源,很多采用爆破,故出售的普通石章往往有裂紋,還有以蠟填嵌裂口的,需要仔細選擇。

 

石章拋光法

 

石章拋光就是把表面粗糙的印石經過處理,使之細膩光潔的簡單工藝。方法如下:

(一)   先把經過600號水砂紙打磨過的石章,用0.02左右的金相砂紙打磨至細潔無紋路,然後在一塊豬、羊皮里層涂上一層極薄的上光膏(俗名拋光綠油),最後把細石洗淨石粉,稍乾後在膏面快速擦試至光亮即可。

(二) 把經過600號水砂紙打磨過的石章,在金相砂紙上加一滴工業油液,將細石反復磨擦至光亮即可。石章拋光的首要條件是砂除表面紋路,其細膩程度決定印石的光亮度。無鈕印石宜磨成平頂的“六面光”形式,除篆印的一面,各棱宜以砂紙輕抹至不刃手為度。

 

开始刻印

 

怎樣寫印稿

寫印稿前須磨細面,如磨石時力度不無法均勻,會出現印面傾歪斜,須注意變換印石方位,初學者寫印稿方法如下:

一、反寫法:先將印稿設計透明度較好的紙上,翻過紙側依照“反稿”用鉛筆摹寫上石,再用毛筆復寫一遍。如臨印,可將印譜倒頭放置,在選臨的印拓邊置一小鏡,即依鏡中印章樣摹寫上石。印稿上石后,宜用鏡子對照原作仔細審視,作進一步的修正。

二、水印法: 1、先將毛邊紙(或毛太紙等)復于印面,在手掌中壓一痕跡,然後在紙透上壓痕范圍內用濃墨臨寫或設計印稿。

2、將墨跡乾透的印稿復於印面。注意固定不使紙石浮移位。

3、用乾淨毛筆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濕的清水,再用干淨的毛邊紙吸干多餘的水分。

4、復二三毛邊紙于印稿上,用指甲均勻地研磨後,揭去印稿便成。(如印文不清晰,可用筆稍加勾描掌握水印法的關鍵是:經細砂紙磨平后印面殘剩的粉質不要去。以濃墨寫印稿,宜待墨稿干透以後再濕水,以微濕均勻為要,刻者可不斷實踐中逐漸改進方法。

 

怎樣摹印

在臨刻前,我們應做一項重要的基本訓練─摹印。方法是幾乎透明但又不透水的描圖紙工蒙於印拓上,用手輕輕壓住紙不使移動,然後用小號圭筆蘸墨(或碳墨水、繪圖墨水),依原印線條摹寫。要盡量將每個字中筆划的起筆、收筆、轉折這些最微妙又最能反映原印精神的細節,摹寫和接近原作,同時細心體會,記住一些有規律性的東西,這對於以後創作是大有益處的。(摹前須以肥皂洗手,並用紙墊手,以免油膩污紙而難以上墨)。

摹印右列各印,白文摹字的線條,以細線勾邊。如果用臘紙坯或透明又微透水的紙摹印,只要將紙與印花大小相等的印石在掌上壓下痕跡,(摹印紙與印譜間可襯托一層不透水的透明玻璃紙以保護印譜)摹下后用水印法翻印上石,並且用墨筆稍加修描,即可臨刻。初學宜選工整一點的滿白文入手。

 

怎樣刻白文印

運刀又有單刀、雙刀之分。單刀即一刀直沖而下(如果刻完後反過來,順刀痕正中帶一刀,略微帶刻掉筆划中的一部分鋸齒形裂痕,則可不致太單薄)不宜初學,這裡不作重點介紹。

刻滿白文用雙刀法刻去筆划,即用流水作業法將一方印分四次刻成:依次將橫划的下部刻完,將石章轉動180°。將橫划上部全部刻完,輕轉刀角修好筆划兩終端。豎線也依上述辦法兩次刻成,最后收拾印邊及部分不夠之處。刻時“寧使刀不足,莫使刀有餘”,因為不足可補,超過則不可補救。

 

怎樣刻朱文印

刻朱文印與刻白文相反,即留下筆划、印邊,刻去除此以外的所有空地。也有雙刀流失作業法,一印分四次刻法,最后收拾印邊,剔去筆划、印邊之外的殘留部分。印不必刻得過深,刻刀須緊貼筆划,否則刻成鈐出后令人覺得白文變細,朱文變粗。無論刻朱文白文,宜一次完成,即盡可能刻得周到,要刻出寫寫的筆意。根據印文具體情況隨時調整運刀速度,轉換刀刃方向和角度也很重要。大印要重而沉著,小印宜輕而流暢。切忌不掌握輕重徐使筆划斷裂,或刮削重復致全印死板。一切須勤學苦練,方能心手相應,運用自如。

 

怎樣臨刻古印

學習中國傳統藝術,無論書、畫、刻印,臨摹是必經之路。秦漢印是篆刻史上的一座高峰,它的成就可以比之于唐詩、宋詞、無曲。臨刻古印開始主要選擇秦漢印中比較平正、質樸一路的印以滿白文為佳。到有了相當的基礎後,也可再選擇有特別的巧思或古拙奇宕一路的印,就象寫字先臨楷書,再臨行草一樣。辦法是用水印法上石后,先以鏡子校對,要力求寫得與原印接近,刻好後,可用手指染墨輕拍印面,再同鏡中的原稿核對修改。

 

練習

摹印並選臨右例各印,不管臨刻什麼印,在臨刻過程中,最要緊的是記熟各印的規律性的特點,如筆划的轉折、頭尾、過框的不同處理方法等,以便今後能學以致用,結合到自己的創作去。

 

怎樣臨刻名家印

明清以來各派名家印,是我國輝煌的篆刻藝術遺產中的又一高峰。各派的不同特點在印章中方寸之地呈現出神采各異的風貌。臨刻名家印,可根據“取法乎上”的原則,在徽派、浙派、晚清四大家(吳讓之、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及其他如趙叔孺、趙古泥等名家印中選擇接近自己性格的一類。初學一般宜選臨工整一點的。朱白文都要臨,同樣也要熟記特點,仔細比較,學以致用。

 

練習

除了摹印,臨刻還應多多讀印,即研究琢磨一方印,體會其妙處,廣吸取養料,去蕪取精。在重點之外,還要博覽各派印家作品,開闊眼界,才能為將來的創作服務。

 

怎樣檢查臨刻效果

初學者臨刻印章,一般不能一次奏效,盡管刻時小心,或許還會有不到之處。這時可用於指薄蘸墨的輕拍印面,然後用小鏡對照原印,尋找不似之處加以修改,努力做到酷肖原印。并可用敲擊、研磨等手段摹仿原印的殘破效果。對照原印的過程是提高的過程,要花全部時間的三分之一來研究對照。

 

前人說:“小心落墨,大膽奏刀”,修改是次要的。如果是創作,則更應把精力花在構思章法上,章法不好,全印失敗,再怎麼也改不好了。

 

練習

認真檢查上幾次臨刻習作與原稿間的差距。找出右例各印之間存在的差距,並請你也臨刻一次。

以後在寫印稿時要做到:印寫得不滿意,寧可磨去重寫,也不隨便動刀,如該印實在寫不好,不妨留作下次選用,這次可別選一方印練習。

 

書法與刻印的關係

傳統認為,篆刻必先篆後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篆刻本身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藝術。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鋪師傅刻出的領工資用的印章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是“寫”的,講究章法篆法,後者是靠“描的”,並不計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講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學習篆刻的同時一定要十分認真地選擇篆書碑貼臨寫,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便會明顯覺得篆印時的便利,不少初學者重刻輕寫,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與刻印的關係

章法就是一個字或一個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藝術、比較復雜而變化多端,實在是篆刻藝術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練的刀法而無高明的章法,必無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組的創作,必須方方有變化,更要顯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設計印稿時應反復構想。這一點,篆刻大師吳昌碩慎重的創作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根據文字具體的筆劃、筆勢、形體及字與字之間的相互關系設計出相宜的形式。

 

常用章法

 

一、 平正、均勻

這是最基本的要領,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勻稱妥貼。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將筆划故作盤曲的姿態填滿空間,也不能如鉛字一樣呆板。一般以筆划繁者不覺其繁,筆劃少者不覺其少的處理手法為主。漢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細細體會。

 

二、 疏密統一

對印面文字筆划多寡差別較大的印,古人有時以“寬可走馬,密不容針”的方法處理,對多劃字不讓其占地多,對少劃字反給予較多的地位,從而使疏密對比更強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時還可調整文字的異體和繁體,人為地安排疏密(如萬、無、一等)要彼此統一。

 

三、巧拙、粗細

印章的風格應提倡多樣,“巧”“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纖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印章文字中多巧者,則就參之以拙,文字中多拙者,則應參之以巧。在傳統藝術中,“漂亮”並非好字眼,常作為貶義詞,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評為“太漂亮”的。印文的粗細,是在篆印時就得注意用筆,這與作者的書法和金石修養有關。應多的留意並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線條粗細的自然處理。

 

四、增減、重復

為求全印妥貼,對部分文字有時要作增減處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減,增減的筆划也不能太多﹔增減要不礙字義,不失篆體。如增減後變成他字,或章法上並無需要而強自增減,全弄巧成拙。

印中有重復字接連出現,一般以二小點代替,如不接連出現,則要變化篆刻,以不致雷同,單調。

 

五、挪讓、呼應

挪讓即在字有空處無法填實,或一字筆划無法使之平正方直時,伸縮文字所占地位,移動文字筆划的位置,使全印氣勢寬展的辦法。呼應這裡主要指在章法上兩個相同的局部,(包括空間)經過人為的強調,使之起到此呼彼應作用的一種手段,一般有“對角呼應”、“開頭呼應”、“盤曲呼應”、“留紅呼應”等。

 

六、盤曲、變化

字體有的帶方勢,有的帶圓勢,有屈曲、有的平直,為求章法上的協調,對個別字可作屈伸方圓處理,但一切應視印文而定。同一內容,如要求連刻數印就要變化字體,或增減、調整其字體結構、位置、或加置印框,或變化流派風格,變化朱白等,以使其不相雷同,就是對几根平行線條,也應使粗、細、長短、波折、頓挫、斜度等取得變化沖破平淡、板滯局面。

 

七、穿插、 筆

有時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使字與字相互顧盼,往往將其中筆划隨勢伸縮,上穿下聯以達到氣貫勢連。但采用此法宜慎重,以免弄巧成拙。有時白文印筆划繁多瑣碎或平行線條過多,則可對文字作“ 筆”處理,使全印渾為一體。並筆相當于書畫上的“墨滲”但往往化到一定程度而止,在外圍要防臃腫,在內心必留細眼,而不是隨意信手所能達到的。在臨印時應留心學習名印中的筆法。

 

八、留紅、空白

印章的留空處,在白文叫留紅,朱文稱空白。尤其白文,大塊留紅,可以給讀者強烈的印象。篆刻講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這“布白”也即留出空處,實在是最要緊的事。好比造屋,設計前,先得定好門窗地位一樣,在設計印稿時也得規划好何處留空,這種範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見的。

 

九、離合、變形

離是將字形太局促者分開、使者寬展﹔合是將字形太散漫者連一體,不致造成幾個字的感覺。但要離合有倫錯落有致,離不致散,合不致局促才好。有些字筆划繁簡不一,線條排列方圓雜陳,就須變動其字體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長為方,或化方為長,以取得統一調和,給人一種新鮮感。

 

十、 文、合文

印章文字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時為了布局上的需要,將繁簡懸殊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對稱,將文字的次序作逆時針方向處理,就是“ 文”。有時為將單數字排列成雙數字那樣均衡,或將一簡一繁的文字或兩個較簡單的文字處理從只占一個字的地位,這便是“合文”。

 

十一、草、隸、楷外文字

除篆書以外其它文字入印古已有之,須參考“元押”、“龍門二十品”、“漢簡”等資料,使之有金石息。偶以外文字母入印,也要以漢字結構變能處理,使之與其它渾然一體。很重要的是必要多多揣摩有關的傳統資料及名家作品。

 

十二、加邊,界劃

在創作中,為求全套印譜之形式多變,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類界劃,邊框。所要注意的是,是所采取的界划同所配的文字要合乎印章的傳統體制如在周秦格式中,填以漢印文字或宋元文字,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十三、十宜十忌

 

十宜:

s 1.筆劃、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詳

s 2.筆劃、字數少的印宜排列得沉著

s 3.方筆方形字宜丰滿

s 4.圓筆或圓形筆宜挺勁

s 5.單筆無所依者挺而略帶濡澀

s 6.有相同的筆划的字宜緊湊而排列得有參差

s 7.多轉折之字宜靈活

s 8.字的橫划或直划宜刻得渾厚

s 9.朱文一般宜刻得秀勁

s 10.白文一般宜刻得質樸

 

十忌:

s 1.筆劃方正忌板

s 2.筆劃圓轉忌滑

s 3.字數少忌散漫

s 4.字數多忌雜亂

s 5.巧忌纖媚﹔

s 6.拙忌狂怪

s 7.筆劃瘦忌單薄

s 8.筆劃肥忌臃腫﹔

s 9.筆劃轉折忌露角﹔

s 10.字之起筆,終筆忌尖而銳

 

印邊處理

印章加邊就好比房屋之有牆垣,它是一方印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文印一般在印的四周稍留一圈空地作邊或另加邊欄,不論朱白文,為免頭重腳輕,一般下端留邊稍粗、其它三面邊的粗細、完整或斷殘、搭連文字,以及借文字的橫豎筆划作邊(借邊)、干脆無邊等形式處理,都要根據印文的具體情況,?在注意到印章的傳統形式原則下加以靈活變化。

 

殘邊法

殘邊,也稱擊邊。這里另立一講,實因此法與布局有極大的作用。一般不懂殘邊之法,只要於邊角過新處略加敲擊使之渾厚與印文協調即可,而工整的仿鑄印及圓朱文則不宜殘破。

在邊欄與印文線條過分對稱平行之處,或為了破長直線,或在印文能通體悶塞的情況下,以及因線條太光潔與呆板,都可用殘邊法使之舒暢通氣,使印文線條活潑而富于變化。殘邊可用刀杆敲擊,也可刀尾研磨等。

 

名家印中的殘邊

名家印的殘邊,大多恰到好處,即使破,也必破得有板有眼,而不同地那種一味敲擊,毫無道理的殘破。

 

印文的殘破

古印的殘缺破損給人一種蒼茫古朴的感覺,這是古印年代久遠,斑剝鏽蝕的自然現象。在篆刻中適當地摹仿這種破可以補救印章的板滯,增加一些古意。但不懂此法而矯揉造作地妄加敲擊,甚至認為越古是完全錯誤的。一般地說,白文印中大塊留紅太多,或印文過密過勻,在章法上需要使某兩字靠緊,均可施以敲擊,?使之渾然一體。但要注意橫划宜豎破,更要防止以殘破不當而改變文字(如“田”變“甲”、“天”變“夫”)。甚至弄得面目全非,還要注意殘邊與印文殘破的統一。

 

古印中的印文殘破

印文的殘破必與印邊列殘破相統一,力求自然,又不能破得面目全非,或兩字破連成一字,具體的規矩是沒有的。

 

名家印中的印文殘破

名家印中的殘破都別具匠心,值得我們研究學習。殘破無定法,關鍵要自然,通過殘破要表現一種渾樸的美。

 

边款认识

 

邊款知識和鈐印法

在印面以外的五面刻上文字,一般稱陰文為“款”,陽文為“識”內容是署作者名號、年齡、刻制日期、地點,也有注明該印師法的來源,表達作者的藝術見解、附刻詩文,甚至配以圖案等等,文字各體兼備,形式極為豐富,是印章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刻款如逢橋鈕,瓦鈕以孔之間兩面為左右,獸鈕則刻者面對獸尾,刻款位置以左側為主,刻不下可順序向前、右、胸前續刻,也有只刻于頂端的。

鈐印前必先刷淨石屑,蘸勻印泥,使內勁均勻地著力于印面各部位,輕輕揭紙即可。印章用後宜用軟布搓淨,軟布只可有一面,以免洗手,印泥嵌入印文宜用竹簽挑剔,不可用金屬利器刻制。

 

怎樣臨刻邊款

邊款有雙刀刻,單刀刻。白文大都是單刀,朱文用雙刀,練習刻款可在石片上或印側先寫後刻,刻完拍墨檢查效果,熟練后不妨先將石面拍墨再刻。刻款用刀一如刻印,用上鋒角一按即成“點”,從右向左刻去即成“橫”(微見右高左低),從上向下刻即成“豎”,在一豎結束時略收刀再重按,即成“鉤”,上鋒向左斜刻成“撇”,下鋒角向上按即成“捺”。各種字體的刻法均須多琢磨實踐,自能觸類旁通。

值得指出的是,印譜中名家所刻邊款的文句和排列形式,都值得學習借鑒。初學者如文句組織困難,以只署單款(作者名字)為宜。

 

怎樣拓邊款

1、 將皂水洗淨刻款一側,均勻地塗上清水或極稀的白芨水。覆以連史紙或薄宣紙,務使紙面平整。

2、 紙面壓上它紙吸去部分水分。

3、 速以拷貝紙覆蓋,隔紙輕刷每個部位,並不斷更換拓紙緊貼印石,力求款識文字字口清晰。

4、揭去濕紙,以拓包在瓷碟或玻璃上薄薄地蘸上一層濃度合宜的墨(先在廢紙上拍去第一層濃墨),在拓紙(緊貼石面的第一層紙)上逐層輕捷拍打,從無字處折至有字處,反復拍至全款墨色勻淨為止(墨色濃淡,厚薄可以靈活掌握)。

5、 待拓紙乾透揭下,必平整光亮,如未乾時揭下則起皺。

 

附:如拓紙與石游離,則說明石上油污未洗淨,如局部脫起,可用唾沫輕涂脫處吸干后再反復補刷。

 

摹仿創作

 

摹仿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論詩書畫印,一味摹仿不想創造,不沒有出息的表現而認為一切容易,不講傳統,不論不類地報謂“創造”,其實是“捏造”。這時好比學騎自行車,開始有人扶,慢慢試著自已騎,最後達到能得心應手地駕駛。在大量摹印,臨刻古印、名家印的基礎上,開始使臨摹與創作結合,可選挪十印、名家印中有相同類似的字加以拼湊,再逐漸過度到摹仿某一內格試行創作。

套用古印或名家印中某一形式,變換印文內容,即“舊瓶裝新酒”,仍要不失古印貌,表現名家印的神味。待到這一步熟練了,才可放手創作,以致到了一定水平后考慮創新。不少享有盛名的印家,在取得高度的藝術成就之後,偶爾還戲擬古印,充實以新內容,十分有趣。

 

創作

 

學是為了用,摹印、臨刻古印、名家印,就是為了今後用學習到的傳統技巧進行創作。對青少年篆刻愛好者來說,臨摹古印名作,練習古文字知識等基本功仍是主要的。應將臨刻千百方印作為努力目標,如能結合進行一些創作可不使學習枯燥,同時也應關心報刊與展覽會上別人的創作,區別其水平和格調的高低。“閃光的不一定是金子”,提高鑒賞能力也是不學習的重要方面。

 

印章的章法,隨形布局,千變萬化﹔刀法也不僅僅單純是沖刀、切刀﹔執刀,刻法等學習方法也因人而異,沒有死板的公式。這里提供給青少年摹刻愛好者的只是基本知識,有一定基礎后可以進一步深入研究。如能做到“博覽(印譜及古文字資料)、勤書(寫篆字)、細察(分析名印)、強記、廣思、(創作)多刻、活用、求變(將來考慮創新)”,必能由生疏到熟練地創作出好作品來。

篆刻刀法,是指用刻刀在印章上鍥刻文字的技巧和方法。篆刻是書法與刀法相結合的藝術,刀法與書法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刀法不僅可以表現書法的筆意,並能充分表現出線條的「金石味」,比書法又多涵許多藝術內容,這是篆刻的根本藝術價值所在。因此,刀法是篆刻技法中的主要內容。不論章法再巧妙,如果不通過刀法的配合,是不能創作出高水平的篆刻作品的。

    篆刻刀法包括執刀、運刀的各種技能和方法,有其特定的表現形式。在完成章法之後,就要依靠刀法來完成篆刻作品的藝術創造,刀法是最後決定作品成敗的關鍵因素。它可以充滿意趣地表現篆法的結構美和書寫美,也表現了刻刀在不同印材上鍥刻時所產生的刀法美和個性美。它的重要性如同書法中的用筆。印章中篆法用筆的輕重、緩急、轉折、方圓、肥瘦、藏露等藝術形式,都要通過刀法才能完成。所以,學習刀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刀法的演變

    篆刻刀法的產生與發展,與中國文字有著密切的聯系。人類先民在結繩記事之後,遂用圖畫文字記事,而最早的圖畫文字多數是刻出來的,這就是原始刻劃符號。繼而到殷商甲骨文,這種成熟的文字,也是刻出來的。所以,從文字誕生開始,刀法就伴隨著產生了。甲骨文中的鍥刻技法已經相當豐富與成熟。先秦時期的文字,除鑄造的鐘鼎文以外,主要就是印章文字,這種印章文字是鐫刻而成的,因此帶來了鍥刻刀法技巧的發展。秦漢時期的印章,有鑄、鑿、刻、琢、切等刀法。到了元末,王冕取花乳石刻印,開啟了印材利用的新階段,為沖刀、切刀這兩大刀法體系的進一步形成創造了物質條件。到了明清時代,經過文彭、何震、汪關、朱簡、程邃、丁敬、鄧石如、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等篆刻家的大量創作實踐和探索,使刻石刀法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二、執刀之法

    執刀之法有五指執刀法、捏拳執刀刀法和三指執刀法三種,與書法執筆相比,只有捏拳式執法有區別,其方向和角度是不同的。

    1、 五指執刀法

    五指執刀法又分為豎式和橫式兩種︰

    ヾ、五指豎式執刀法︰用拇指、中指相對握定刀桿,無名指頂在刀後,小指輔于無名指之後。同于"五指執刀法",故又稱執筆法。不同的是刀桿應向前,並稍向右邊傾斜。起刀時,須運全身之力聚于腕、指間。將前刀角按捺入石。運刀時,迎面向里徐徐進刀,取中鋒側筆之意。此種執刀法有運刀如筆的藝術效果。

    ゝ五指橫式執刀法︰這種執刀法與豎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手向右外傾倒,使刀斜臥。用無名指抵住石章的右外側,自右向左,取刀的外角入石奏刻線條,主要依靠拇指、食指、中指將刀握住。這種執刀法因有無名指抵住石章,有穩健之特點。

    2、捏拳式執刀法

    用拇指與四指呈握拳式的執刀方法。要求五指緊聚作握拳狀,將刻刀緊握手中,用大拇指側按刀的尾部。運刀時,用外向里,刀柄略向外傾斜,運刀時主要是依靠腕力和肘部的力量,使刀在印面上運動。選擇刻刀時宜用粗柄刻刀。這種執刀法的優點是易于著力,宜刻硬質印章和巨印。缺點是印章印文線條的細微部分不能充分表現出來。

    3、 三指執刀法

    此法類似于五指執刀法。拇指、食指、中指自然伸直,相向握住刀桿,刀桿斜倒右邊,伏在食指第三關節上,與印面約成三十五度交角,下刀角向身,接近三指執鋼筆法。起刀用力將外刀角按捺入石。由右向左橫沖鐫刻,也可由內向外沖刻運刀,其優點是刻出的線條勁直雄健,宜刻白文印;缺點是鍥刻宛轉流暢的線條卻很不容易。齊白石善用此種執刀之法,已到達出神入化的境地,線條斑駁,別具風貌。

    三、基本刀法

    篆刻的刀法,有基本刀法和輔助刀法。基本刀法是沖刀法和切刀法,輔助刀法是幫助彌補沖切刀法的不足而使用的刀法,種類、名目較多。

    1、沖刀法

    沖刀法的執刀方法可以用五指、三指、握拳式三種方法,其特點是刀刃在印石上以沖走運行的方式鐫刻線條。在運刀過程中,要注意把握起刀、行刀和收刀的表現方法和要求。

    ヾ起刀︰用刀角自右向左入石,刀柄與印面呈三十五度角狀。角度太小,刀身會踫擦印面,手指易接觸印框;角度太大,刀刃與印面垂直,也難以著石,運行不易。

    ゝ行刀︰刻刀運行時,要控制好角入石的深度,運刀要保持運力平穩,不要太淺,太淺者刀跡浮滑,縴弱無力;太深會使刀角陷入石中,難以再運行。若不注意隱入石中,應提起重新調整角度,再行運刀。沖刀的速度也不宜過快、過猛,否則會導致線條破碎,而且難以收刀。運行時要用無名指抵住石章的右側,以控制刻刀的適度沖力,防止刻刀滑出。

    ゞ收刀︰要適可而止。做到胸有成竹,及時收刀,不要使刀尖超了界限,鋒芒畢露。同時,還要防止因用力過猛而使刻刀沖出限度,破壞其它線條,甚至刻傷左手。用力要穩健,保持及時能放能收,行則有力,停則立止。

    2、切刀法

    切刀法就是在印石上用刀刃以起伏切刻的方式鍥刻線條的技法。其執刀法亦同沖刀法,只是角度和方向不同而已。切刀法的起刀是先將刀刃的右角刻入印石,與印面呈四十五度角,刀柄略向右傾,刻入石面。如此反復進行,以點組成線,逐步完成印文筆畫。其行刀方法,要求在注意點的基礎上,將刀柄向左傾斜,使刀刃逐漸切下,使刀刃的左角貼近印石。這樣,就可由點切刻連接成線條。切刀行刀時要防止切刻的點畫排列不要連接得太整齊,如算盤子狀,要自然錯落,以達到含蓄老辣,富有金石氣,又能避免鋸齒形的弊病。丁敬及浙派篆刻藝術作品,主要用切刀法。

    四、輔助刀法

    篆刻的其它刀法,可稱為輔助刀法。用這些刀法都是在沖、切刀法的基礎上,以沖、切為主,偶爾輔以其它刀法。在輔助刀法中,有的是沖切刀法中的一部分,有的是沖切刀法的補充和發展。名目繁多,據前人總結,有用刀十三法或十五法之說。現將見于歷代論著及經前人實踐過的刀法分述如下︰

    1、埋刀法

    輔助刀法的一種,亦稱「伏刀」。用力按刀入石而起刀;沉著不輕滑浮飄而行刀;鋒藏不顯露而收刀。清•許容《說篆》雲︰「埋刀法,筆鋒藏而不露,刀法著而不浮。」

    2、澀刀法

    篆刻入刀有欲行不行之狀,這謂"澀刀"。此法運刀時,刻刀沖破印面阻力,徐徐掙扎前進。

    3、輕刀法

    運刀輕舉,凌厲而不凝重,但非淺率輕滑。吳讓之悟得此法妙奧,從而獲得逸韻自如、靈巧明快的淺刻法。

    4、舞刀法

    舞刀法又可叫「刺刀法」,是在沖刀法不易克服印面阻力的情況下,將刻刀向兩邊搖擺,用力徐徐奮力刺進。刻出的筆畫線條,兩邊都帶有芒刺,以出乎自然之上。

    5、飛刀法

    輔助刀法之一種,是下刀用力迅疾,運以快速果斷的沖刻的方法。刻出的線條痛快淋灕。

    6、覆刀法

    亦稱平刀法,覆是倒的意思。刀刃斜臥于印面,然後運刀,指腕齊力,向下一壓,按刀入石,刻出明潔整齊的線條。

    7、遲刀法

    刻印時,刀刃入石較深,不能速進,謂之「遲刀」。

    8、復刀法

    即重復用刀之法。一刀一成,再復一刀,直到適合為止。

    9、反刀法

    刻印時,一刀去一刀來,謂之「反刀」。

    10、挫刀法

    篆刻入刀有欲行不行之狀,這謂「挫刀」。此法運刀時,刻刀沖破印面阻力,徐徐掙扎前進。

    11、鏟刀法

    用以鏟平印面字底部分的殘石屑,即所謂「平」。

    12、單刀法

    刻印時,每一筆畫均用一刀刻成,謂之單刀。其中又有正刀和側刀之分。

    13、雙刀法

    刻印時,印文的每一筆畫均用兩刀刻成,謂之單刀。其中又有正刀和側刀之分。

    14、正刀法

    指以刀刃之正鋒入石鐫刻,形同書法之中鋒行筆。

    15、側刀法

    指以刀刃之斜倒入石鐫刻,形同書法之側鋒行筆。

    16、正入法

    是起刀入石方法之一種,即以刀刃之一角正鋒入石而起刀。

    17、側入法

    入刀法之一種,指刻印時,刀桿稍作傾斜狀,以刀鋒之一角側入印石而起刀。

    18、雙入法

    即起刀時以刀刃之雙角同時刻入印石而起刀。

    19、單入法

    亦為起刀法之一種,即以刀刃之一角入石而起刀。

    20、補刀法======2012-06-04 14:21:16 來源︰書畫中國

刀法

刀法者,一枚印章作品的誕生所必經的手段,透過刀法的應用,印章才有了生命。而刀法也因為在工具上有刀桿粗細、刀刃寬窄、刀鋒利鈍的不同,在執刀上有豎斜姿勢、角度敧斜的變化,在運刀上有力道輕重、速度快慢、刀鋒斂露等差異,使印章能得產生出各種變化趣味,甚而衍化出各種篆刻的風格與篆刻的派別,使得篆刻藝術顯得多采多姿,而有更多耐人尋味的空間。
以篆刻工具上的差異而言,吳昌碩喜用厚桿鈍刀,所以線條較有厚重蒼渾的氣韻,反之,黃士陵則偏愛薄刃利鋒入印,所呈現則為挺拔銳健的風神;以執刀姿勢的差異而言,黃士陵、齊白石常用斜式執刀推進,線條疾勁剛猛,而吳昌碩或浙派執刀偏用直式執刀切入,線條則多呈頓澀蒼莽之氣;以運刀上的差異而言,力道的輕重有不同的深淺刀痕,速度的快慢有衝刀與切刀的變化,刀鋒的藏露則有整飭與粗放的分別。這些所有刀法變數的組合,正是構成無數篆刻風格特色的元素,也是篆刻刀法無窮魅力的所在。

  吳昌碩喜用厚桿鈍刀,所以線條較有厚重蒼渾的氣韻。吳昌碩刻〔文章有神交有道〕,印面長寬為2.8X2.8cm。圖片引用自《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璽印館》。 黃牧甫則偏愛薄刃利鋒入印,所呈現者為挺拔銳健的風神。黃士陵刻〔孝昭長年〕,印面長寬為4.5X4.5cm。圖片引用自《黃士陵書畫篆刻藝術》。 齊白石喜用斜式執刀推進,線條疾勁剛猛。齊璜刻〔陳其采印〕,印面長寬為2.2X2.3cm。圖片引用自日本《墨》雜誌《篆刻入門》專輯。 浙派執刀偏用直式執刀切入,線條則多呈頓澀蒼莽之氣。丁敬刻〔汪氏書印〕,印面長寬為2.0X2.0cm。圖片引用自《中國歷代璽印藝術》。 鄧石如執刀直式衝帶削,線條婉轉流利。鄧石如刻〔淫讀古文甘聞異言〕,印面長寬為3.1X3.1cm。圖片引用自《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璽印館》。 趙之謙運刀務為深入,線條穩重渾厚。趙之謙刻〔二金蜨堂〕,印面長寬為2.8X2.9cm。圖片引用自《君匋藝術院藏印集》。 錢松運刀以輕行取勝,線條亦能穩重渾厚。錢松刻〔趙光之印〕,印面長寬為3.6X3.6cm。圖片引用自《中國歷代璽印藝術》。 鄧石如運刀使轉靈活,線條多淺入。鄧石如刻〔我書意造本無法〕,印面長寬為2.8X3.3cm。圖片引用自《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璽印館》。 吳昌碩喜用厚桿鈍刀,所以線條較有厚重蒼渾的氣韻。吳昌碩刻〔蕪青亭長飯青蕪室主人〕,印面長寬為3.2X3.2cm。 黃牧甫則偏愛薄刃利鋒入印,所呈現者為挺拔銳健的風神。黃士陵刻〔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印面長寬為2.2X2.2cm。

 

刀法

  刀法犹如书法的笔法,是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之一。印章的篆法、章法、线条,最后均要通过刀法去完成。不熟悉刀法是刻不出精美成功的作品来的。刀法由执刀法、运刀法和基本刻法三部分组成。

  (一)执刀法

  执刀如同执笔。在篆刻家手中,刀有“铁笔”之称。正确的执刀方法,能冲切任意,轻便灵活,游刃有余。常见的执刀方法有两种,即:三指法,也称指捏式;拳握法,也叫整握式。

   1.三指法

  三指法是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执住刀杆,成三指鼎立之势,无名指、小指辅贴于中指,中指端离刀刃约1厘米左右,刀杆与印面约成30°夹角,似执钢笔式。执钢笔,三指法已足能书写。执刀,由于石质有一定硬度,为防失控,中指端须顶住石章顶侧,以控制运刀速度,无名指、小指紧贴中指,做到五指齐力,由右向左推进(见图6—4)。

   2.拳握法

  拳握法虎口朝上,整把握住刀杆,刀杆略向前侧(向身外),与印面成60°左右夹角(见图6—5)。掌、腕、指、臂同时发力,向身内犁进。拳握法由于整把握刀,用臂、腕带动手,力强势足,运刀长驱直入,长冲短切均可。

  两种执刀法各有优点和不足。三指法灵活轻便,运刀变化丰富,然而刻较大的印章力量不足。拳握法力强势足,刻大印、巨印,线条雄强浑厚,但灵活性较差,不易表现细微变化。其他还有正刀法、五指斜执法等执刀方法。正刀法刀杆与印面垂直,古人有“执刀如执笔”的比喻,故此法与执毛笔相同。运刀时虽然用腕带动指,但指力毕竟有限,所刻线条软弱,运刀也不够灵活。五指斜执法其实是三指法的变化执法,用于冲刀。此法执刀比三指法平些,五指辅刀杆疾冲,所刻线条迅猛酣畅,具霸悍之气。

  (二)运刀法

  运刀法是刀刃在印面上的切割运动之法。古人在印论中所述名目繁多,十分混乱,有的甚至故弄玄虚,使初学者读后不知所云。其实运刀的基本方法主要的只有两种,即冲刀法和切刀法。

   1.冲刀法

  冲刀法是沿着笔画向前推进的犁割方法。三指法和拳握法均能使用。三指法,左手执石,右手五指齐力,以刀的一角入石,以腕发力,刀杆横于胸前,与印面成30°夹角,无名指顶住印石上侧端,用力从右至左推进,犁出一条“V”形沟(见图6—6)。拳握法,刀杆竖斜于印面,左手执石,右手紧握刀杆,以刀的外侧角入石,由外向里犁进(见图6—7)。

   冲刀法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三指竖冲法。执刀方法与三指法相同,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执石,掌竖于胸前,拇指翘起,顶住刀杆后下侧,两手配合一起发力,由内向外推进。左右两手的分工为:左手除执石外,拇指顶住刀杆负责向前推进,也起杠杆的支点作用;右手只需执稳刻刀,掌握运行方向、刀杆斜度和刻入深浅(见图6—8)。这种竖向冲刀法,优点是两手合力,运刀轻松自如,刻直线长驱直入,但圆转和精微处不及三指法灵活。

  冲刀法运刀,应注意起刀刀角入石不能太深,深则运刀不畅。初习冲刀线条不要一冲到底,要一段一段地冲,否则易走偏和线条缺乏凝重之感,待腕下有一定功力后,再习长冲。长冲与短冲相结合,能出现不同质感变化的线条。

   2.切刀法

  切刀法是刀刃在印面一刀接一刀切割运行的方法。执刀方法与冲刀相同,但刀杆与印面的角度有所改变,约成65°角。切割方法:起刀刀锋以一角入石,运刀方向为三指法向左,拳握法向内(怀里),以入石的后刀角作支点,用力往所刻方向推杆,刀刃徐徐入石,直至前刀角全部入石,再前移接第二刀。重复第一刀的运动过程,刀刀相接,直至完成所需切割的线条(见图6—9)。另一种切刀方法是以刀刃的一部分依靠刀角一起一伏运动切割,这种切法被称为细碎切刀。

  切刀法运刀,应注意刀刀衔接自然,其中又有变化,忌刀角太露或出现有规律的刀触痕迹。

  冲刀和切刀是两种不同的刀法,线条形质特征也是完全不同的。冲刀的线条酣畅淋漓,劲挺明快;切刀则稳健凝重,峻峭苍润。在篆刻流派印中,“皖派”以冲刀见长,“浙派”以切刀取胜,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刀法特征(见图6—10)。同时在刀法上,同样用冲、切两种方法,由于各人的习惯和追求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线条效果。入刀直下和在运行过程中摇曳刀锋,即古人所称的“舞刀”,前者为光洁爽朗,后者则增加了字口破碎的毛涩冶炼感。再者,刀杆与印面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夹角大,刃口与石摩擦力小,刻出的线条深而畅;夹角小,刃口与石摩擦力大,刃口激石,一面自然迸裂,雄强霸悍,宽而浅。所以运刀只需略微变化,线条便能千变万化。

  除以上两种运刀方法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性刀法,如披刀法、旋刀法、平刀法等。

  披刀法是在一边刻出的线条较宽,已基本够所需宽度,然后再在另一边用刀披削而过,线条一边光洁,另一边略有锯齿状。这一刀法与两边同等着刀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旋刀法刻白文,线条的两端呈“Σ”形棱角,一般用刀角点切割平。用旋刀法能使线条两端产生圆起圆收的浑厚感。方法为:刀角顶住线条顶端一侧,刃口向笔画内转动,便有圆笔之势。

  平刀法是有时用来刻阳文印清底的刀法。刀刃平着印面,铲入石中,清去线条以外的多余部分,使线条凸起。也有用此法刻线条的,但过于呆板。

  练习:

  (1)刻直线练习。在印面用笔画出数道直线,以冲、切刀法镌刻。线条力求直,从中体会直线的运刀、力量和刀锋角度与方向的关系(见图6—11)。

  (2)刻圆弧练习。三指法为逆时针方向;拳握法为顺时针方向。运刀时刀石配合,同时发力,以刀就石,以石凑刀(见图6—12)。

  (三)基本刻法

  基本刻法是刻出笔画的阴(白文)、阳(朱文)线条。方法有双刀法、复刀法、单刀法。

   1.双刀法

  双刀法是指一个笔画需要用两刀,一去一返才能完成。以刻白文横画为例,沿墨线一侧端起刀,侧锋,刀刃切割墨线边缘,刀角激石在墨线中,似锯齿形,边缘光洁,刻至墨线另一端。将石章调转 180°,用第一刀同样的方法起刀,再刻去线条的另一半。最后刻去两端不齐的燕尾(Σ),双刀白文横画即完成(见图6—13)。刻朱文与白文相反,白文是刻去墨线,朱文是保留墨线,刻去线条以外的石面。以刻横画为例,从墨线一端起刀切割墨线边缘,刀锋侧向与白文相反,刀角激去线条外的石面,行至另一端。调转石章180°,用相同的方法刻去线条的另一边。按墨线长度,两端用点切刀断开,朱文横画即完成,笔画呈凸形(见图6—14)。

   2.复刀法

  复刀法也是两刀完成一个笔画。第一刀从墨线的中心线侧锋入刀,刀角激石刻去墨线的一半,石章不作调转,再以同一方向刻第二刀,刻去另一半。复刀法一边光洁,另一边呈锯齿形,与单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图6—15)。

   3.单刀法

  单刀法是一刀完成一个笔画。从线条的一端起刀,视笔画的粗细,控制刀锋的正侧角度,腕指同时发力,运至尾端,墨线全部激掉。线条一边光洁,另一边呈锯齿状(见图6—16)。齐白石的白文印便用此法。单刀比双刀难度要大些,可在腕下有一定功夫后再尝试。

  图6—17为双刀法与单刀法不同艺术效果的比较。

'

1、篆刻刀只宜刻制石章(青田、寿山、昌化、巴林)有机玻璃等印材,切勿用于玉、瓷、水晶等坚硬材质。
2、刻制时切勿用榔头等敲击尾部,以防止断裂。
3、应防止摔于水泥、瓷砖地板等硬质地面损伤刃口。
4、如果刀刃损伤,建议更换新品或使用金刚石磨盘进行磨制。

 

1、印搞設計:畫一四方形約*-*的方格中=>將設計好的字體畫在紙上=>修改盡量使每個字體飽滿。

2、拓 印 :這邊我用的是偷吃步,因為知道自己不夠細心,所以把紙翻過來在重重的描一次,就可以得到左右相反的字,再將左右相反的字直接用鉛筆寫在印章上。

3、實 刻 :我的第一刀即將展開,手不抖心一直抖,原來石頭也有這麼軟的, 所以一刻就上癮了,等到全部的字刻完時,右手一陣酸痛..........

4、蓋 章 :把刻好的印章沾上印泥,原本以為是件容易的事,只不過是個紅色印泥,沒想到粗暴的我把印泥用爛啦!還好老師趕緊補救@@"""",不過後來就抓到技巧了~~呼。

5、修 補:第一次刻出來的成品,怎麼看就是"醜",因為不夠圓滑,字體的型態過於尖銳,給人一種窒息的感覺。

「修補程序=>將印章用墨塗黑=>等表面乾燥=>塞上石粉(讓字體看的更清楚)

製作篆刻作品的幾個思考問題

 

 

一、           刻製的內容

(一)  閒章--喜歡的句子、名言嘉句(容易安排)

(二)  套印—詩詞、短古文、地方風俗俚語…..(因字數有限制,比較有挑戰性)

二、           印石的挑選

(一)  大小—可配合挑選內容

(二)  種類—配合想表現的刀法

三、           刻製時間規劃

四、           印面表現風格

(一)  刀法表現

(二)  章法表現

(三)  字法的表現

五、           邊款的搭配

(一)  以書法風貌呈現

(二)  圖案—白描圖案

(三)  注音符號、英文、滿文、埃及文….

(四)  其它

六、           印面鈐蓋

(一)  紅色—比較傳統

(二)  金色、銀色-刻心經、佛經時,再搭配深色紙張襯底效果不錯

(三)  其它—白、黑…..

七、           邊款拓製

(一)  以黑色印泥鈐蓋

(二)  墨拓—烏金拓、蟬翼拓…

(三)  油墨拓

(四)  原石彩色影印

八、           裝裱欣賞

(一)  製作成印譜

(二)  製成冊頁

(三)  條幅或裝框

(四)  印石錦盒存放—含題簽..

九、           以「清瘦」作品說明

 

 

1.買一本篆刻字典(一定要買的)看老師推薦哪一個版本比較好 再買吧

(我買的是 篆刻字林 日本人編的~還可以用...)



2篆刻刀 基本的平口雙刃刀 原子筆寬的一把 和 0.4CM左右寬的一把

其他邊款刀之類 就看以後的需要再考慮添購



3刻石 用"分"來界定刻石的尺寸 所謂一分 就是0.3CM 乘 0.3CM 的面積大小

初學 推薦 買5-6分大小的刻石來入門

石頭建議 選顏色統一的會比較好刻 因為花花的石頭 表示石頭內混合的礦物質種類比較多 這樣就有的很硬 有的很軟 下刀時你就會發現~非常難刻...



4印泥 品牌種類繁多...聽老師建議吧 (我買比較平價的牌子 四 五 百塊錢左右)



5印床 固定刻石的木製器具

為了工作上的方便及安全 還是要買一個...從很陽春的木板塊到漂亮的花梨木製 其實沒幾種...我是推薦買花梨木製 因為這種可以用很久很久~



6薄宣紙 篆刻使用 燕皮宣 較多

如果想把刻好的作品整理 保存 可以考慮買一本 "冊頁" 它是一本用宣紙裝成冊的 本子 長的古色古香~到書畫用品店問老闆就知道了



7 砂紙 石頭刻壞了 可以用砂紙磨掉 又是一顆新的石頭了

粗細各一張 粗(約400號~600號左右) 細(800號~100號)



硬體的用具入門的就這些~學習的過程中會接觸許多篆刻史 及各門各派的類別 到時再選自己特別喜歡的去研究 再選購印譜吧^ˇ^
參考資料 學校 老師. 個人小小心得
篆刻工具
刻刀 刻刀是篆刻最主要的工具.刻刀的優劣.直接影響篆刻的 效果.當今篆刻家,多數以石章為主要印材,故刻刀用一 般鋼材即可為之.但因石章產地,質地不同,有些比較堅 一般鋼材做的刻刀刻不動,容易損壞刀刃,故最好用比較 堅硬的鋼材做刻刀,如封鋼,白鋼,鎢鋼等.這種刻刀.
筆,指鉛筆和毛筆,寫印稿用.
墨,寫印稿,拓邊款用.
硯.磨墨,寫印稿,拓邊款用.
水砂 水砂.主主要是磨印面.
印床 夾住可印以利雕刻.
鏡子 鏡子.主要是顯示印面效果的校對作用.
石粉 即磨印章下來的粉以白色為好.
刷子 刷子,刷印面用的.
連史紙 鈐蓋印章和拓邊款用.
墊板 鈐蓋印章作底墊用,以橡皮板最好,厚約0.3公分.
玻璃 厚約半公分,置於橡皮板底下,因為玻璃堅硬平整,鈐蓋 起來效果較好.
砑杆 毛筆扞,牙刷柄皆可,印章鈐蓋後,往往會露出紙紋,使 用後會有較好的效果.
印規 印規,鈐蓋印章用.
印泥 印規,鈐蓋印章用.
工具書 <說文解字><漢印分韻合編><正草隸篆四體字典>
篆刻材料
壽山石 為福建福州壽山鄉所產石材統稱.
青田石 為浙江青田縣所產石材統稱.
昌化石 為浙江臨安昌化所產石材統稱.
各類印石 肖山石.雲和石.大松石.大理石
其它印材 玉印.金印.象牙犀角石.水晶.瑪瑙.竹木.

 

篆刻構圖
平勻式 平均式印章的每個字在印面上佔同樣大小的位置,筆畫的 上下左右距離也一樣,整方印整齊勻稱,橫平堅直,四平 八穩,莊重大方,是漢印的正格.許多漢印,都採取這種 格式.
截補式 截補式為使印章的藝術.效果更為勻稱美觀印人往往將文 字根據需要,截長補短,以盈補虛,並根據印文筆畫的多 少,安排字的位置.不像平均式的印章.每個字在印面上 佔同樣大小的位置,這種構圖格式叫截補式.
疏密式 印文構圖有疏有密,不求勻稱.
滿白式 古代封泥,泥上凸出的地方,叫做陽,凹陷的地方叫做陰 古人論陰文還是陽文,是指印章上所刻的文字而言,現在 所說的陽文、陰文,是指印章上所刻的文字而言.印章上 文字凸出來的稱陽文,反之,印章上文字凹陷下去的稱陰 文.
銀絲式 筆畫很細的白文印.
金線式 筆畫很細的朱文印.
界線式 就是在印文之間加線條,做文字的界格.
留地式 將印面的某部份留出餘地.
接邊式 印中的筆畫與印邊相連接.
借邊式 印中有些筆畫擴充到印邊,代替了印邊.
無邊式 本身沒有印邊,以印文的外圍代替了印邊.
離合式 是指一方印中,文字之間的安排有離有合.
仿古式 模仿古代印章,錢幣,瓦當等格式的構圖.
其它格式 鳥蟲篆式,肖形印式,半通印式,立體式等不勝枚舉.
篆刻技法
磨印面 將印面磨平整,易於上墨.
寫印稿 用毛筆直接在上面寫或用水印將印稿印在印面上.
奏刀法 刻印章,也就是將不要的地方用刀子刻掉.
刻邊 修印邊要注意:1.不要對稱2.不要像鋸齒3.與筆畫 平行的邊宜破4.要有起伏變化
修改 細部處理.
鈐印 印章刻好後,要鈐蓋在紙上,作為藝術品保留下來.
刻邊款 刻在印面以外其它地方的文字,又稱款識.
拓邊款 將邊款用墨手拓出來.

我偏愛金文.小篆很有古意.追古思今之氣概

 

參考資料 http://www2.seeder.net/chewen/Html-7.htm
 

印章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信物。印章上的字體以篆書為主,所以刻印的藝術通稱篆刻藝術。西方早期也有印章的出現,但是以雕刻圖形為主。後來發展而成為版畫,浮雕等藝術。     篆刻藝術的歷史
  我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到陶器時代。雕刻在製陶所用的印模,也就是印文陶。後來隨著書法藝術的演進,篆刻藝術也成了中國一門獨特的藝術。樸實的古文,勻整方正的小篆具有屈伸自如,增減合法,挪讓有序的特性。便於治印者在小小的方寸之間,作巧妙的安排。以致篆書雖然失去了書寫的實用價值,卻因為篆刻藝術而延續了數千年之久。

商璽及周璽

  目前所能看到最早的印章是商璽,商璽流傳下來的數量很少,而且並不一定是為了徵信而製作的。為徵信而製作的官璽或私璽,在周朝以後才有,周璽形狀紛雜,三角形,四方形,圓形,鐘形,長條形等。更有雕刻圖騰的肖形印,吉語印及箴言印,顯示先民治印兼顧實用,藝術與精神上的意義。
秦璽
  秦始皇以美玉刻印為璽,一般臣民只能稱印。璽,印上的文字也一律改為小篆。形制大小也都有劃一的規定。
漢印篆刻
  漢印平穩方正,肥滿規則,易於學習。學習篆刻的人最好從漢印入手。漢印樸拙的陰文用在封泥上趣味盎然。雕刻在兵器上的殳書以及繆篆,鳥篆,魚篆這些都是漢印通用的體制。
魏晉南北朝篆刻
  魏晉南北朝出現了五面印,六面印。印章的使用也由封泥轉而印拓在紙上,印文也由陰文改為陽文,醒目而清楚。
隨唐五代篆刻
  篆刻到了隨唐雖然略顯衰微,但是仍有著多樣性的發展。如紀年印,齋館印等都陸續出現,為篆刻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方向。唐末五代出現了隸書印。
宋朝篆刻
宋朝又有盤曲的九疊文及楷書印。橫筆細,豎筆粗的宋體字也刻入印中。至於南宋文人書畫用印蔚為風氣,游藝性質的印章也日漸增多。
元朝篆刻
  元朝有花押出現,是因為蒙古人不識漢字,多以圖案作為個人名記的符號,又稱元押。而漢人盛行細挺婉轉的細朱文,後世稱為元朱文。元末大畫家王冕,一改過去習用的銅玉等印材而以花乳石刻印。這種軟石容易下刀,最能表現刀趣和書寫的精神。於是文人自畫,自寫,自刻蔚為風氣,篆刻藝術的地位也日漸提高,而與詩書畫不可分離。而第一本篆刻理論的專書,學古篇也在這時問世。
明朝篆刻
  到了明朝,書畫大家文徵明的長子文彭,率先將詩文邊款刻於印身,後世文人爭相倣效並訂製成印譜,更助長了篆刻藝術的發展和流傳。
清朝篆刻
  清朝篆刻名家紛紛興起以丁敬為首的浙派,表現蒼渾樸茂的印風,及歙中四子及鄧石如為代表的皖派卻又極為流暢委婉,自乾隆以至同治享譽百餘年。其後趙之謙吳昌碩等人集浙皖兩派之大成並孕育出獨特的風格。清末民初文物大量出土,篆刻的資料更形豐富,甲骨文,鐘鼎文,封泥帛書都可入印,篆刻藝術因而卓然可觀。
當代名家篆刻
  當代名家如齊白石的大刀闊斧,刀筆淋漓,自成天地。而陳巨來,王福厂,精細有緻,委婉綽約,一時間群賢畢至,百家並陳,流風所及自是光華璀璨,一片生機了。

參考資料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11html/vod11_0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茗宗碳焙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